為保證預防接種安全有序,充分應對特殊個體突發(fā)異常反應或事件,特制定異常反應處置預案。
一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發(fā)現
所有受種者疫苗接種后必須在現場留觀30分鐘,由1名接種醫(yī)生和護士現場負責觀察,如發(fā)現一般接種反應和輕度的異常反應,可在現場進行診治。如發(fā)現嚴重異常反應如過敏性休克,也應在現場立即搶救和治療,待緩解后緊急送相關醫(yī)院。
二、應急處置流程
1、發(fā)現嚴重異常反應如過敏性休克,要在現場立即搶救和治療。
2、留觀室由1名急診科醫(yī)生和1名護士負責,如出現嚴重副反應須現場急救診治,待緩解后緊急送相關醫(yī)院,由派駐接種點的急診科醫(yī)生聯系救護車或其它交通工具,同時報告本單位領導安排落實急診(室)門診、住院病房和相關急診救治醫(yī)生等。
三、診治費
嚴重副反應急救診治費用,先由相關接種單位或醫(yī)院墊付,然后經調查診斷或鑒定,確定病因后,按國家有關規(guī)定予以解決。
四、嚴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
(一)報告
1、報告內容:主要包括姓名、性別、年齡、兒童監(jiān)護人姓名、住址、接種疫苗名稱、劑次、接種時間、發(fā)生反應的時間和人數、主要臨床特征、初步診斷和診斷單位、報告單位、報告人、報告時間等。
2、報告程序及時限:在發(fā)現嚴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、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或者接到相關報告,應當及時向組織實施單位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、衛(wèi)生行政部門報告,并填寫“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卡”。
接到報告的接種單位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、衛(wèi)生行政部門應當立即組織調查核實和處理,在接到與預防接種有關的死亡、群體性反應或者引起公眾高度關注事件的報告時,應按規(guī)定時限逐級向上一級衛(wèi)生行政部門和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報告。
(二)調查
1、調查組織:接到報告后,應立即核實,組織調查。衛(wèi)生部門調查組原則上由臨床、流行病、免疫規(guī)劃、實驗室檢驗等有關專業(yè)人員組成。
2、調查步驟和內容:根據報告內容,核實出現反應者的基本情況、主要臨床表現、初步診斷、疫苗接種情況、發(fā)生反應的時間和人數等,完善相關資料,做好深入調查的準備工作。
(1)訪視病人與臨床檢查:現場訪視病人,并進行深入調查和臨床檢查。主要了解病人的預防接種史、既往健康狀況、家族史或變態(tài)反應史,調查初次發(fā)病時間與預防接種時間的關系,對病人進行臨床檢查,要掌握目前主要癥狀和體征及有關實驗室檢查結果、已采取治療措施和效果等相關資料。如病例已死亡,應當建議進行尸體解剖。
(2)收集預防接種相關信息
①疫苗:疫苗進貨渠道、供貨單位資質證明、疫苗購銷記錄;疫苗運輸條件和過程,觀察目前疫苗貯存條件和冰箱溫度記錄、冰箱是否存放其他物品;接種疫苗種類、生產單位、批號、出廠日期、有效期、來源、領取日期,同批號疫苗感觀性狀。
②接種現場情況、接種時間和地點、接種單位和接種人員資質。
③接種實施情況,接種部位、途徑、劑次和劑量,打開的疫苗何時用完;安全注射情況、注射器材來源、注射操作是否規(guī)范。
④接種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員的反應情況,當地相關疾病發(fā)病情況。
(3)檢查和調查內容:調查引起該疾病或癥狀的病因、病原或發(fā)病因素,根據相關疾病診斷需要做相關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(guī)、腦脊液、尿液,CT和核磁共振、病原分離、PCR、相關抗體檢查等。
3、分析與討論:根據調查和收集的資料,分析出現的反應與預防接種在時間上的關聯性、接種疫苗至出現反應平均間隔時間及趨勢、報告發(fā)生率與可能的預期發(fā)生率的比較,判斷反應是否與預防接種有關;如與預防接種無關,哪些是出現反應的可能原因。
調查組成員應根據自己專業(yè)特點,在專家組討論時應充分發(fā)表意見,在相關依據的基礎上,逐步達成共識。不得在缺乏依據的情況下,做出不負責任的診斷。專家組成員未經允許,不得以個人名義以任何方式對外公布調查結論。
4、撰寫調查報告:對出現死亡、嚴重殘疾或者組織器官損傷、群體性反應或者引起公眾高度關注的事件時,在調查結束后由調查組撰寫調查報告。調查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:
(1)對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描述;
(2)對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病例的診斷、治療及實驗室檢查;
(3)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(fā)生后所采取的措施;
(4)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原因分析;
(5)對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初步判定及依據;
(6)撰寫調查報告的人員、時間。
5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判定:預防接種異常反應,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(guī)范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(guī)范接種后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、功能損害,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。任何醫(yī)療單位或個人均不得做出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診斷。以下情形不屬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:
(1)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種后一般反應;
(2)因疫苗質量不合格給受種者造成的損害;
(3)因接種單位違反預防接種工作規(guī)范、免疫程序、疫苗使用指導原則、接種方案給受種者造成的損害;
(4)受種者在接種時正處于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前驅期,接種后偶合發(fā)??;
(5)受種者有疫苗說明書規(guī)定的接種禁忌,在接種前受種者或其監(jiān)護人未如實提供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等情況,接種后受種者原有疾病急性復發(fā)或者病情加重;
(6)因心理因素發(fā)生的個體或群體的心因性反應。
?